NEWS新闻中心

从魏雅欣被发后场球引发的崩溃说开来——蒋魏组合如何改进

2025-09-1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一 现状令人沮丧

这次的世锦赛大家也都看到了,混双决赛魏雅欣后场不具备重杀能力的弱点被对方一抓到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点突破,全线崩盘——给魏的发球十个有九个是后场高球,然后两个人前压抓她的软压和劈吊轻挡,逼迫蒋振邦上到网前形成男前女后的劣势占位,或者在魏接发后急急忙忙上网时一个轻推追身,让她在脚步不稳的情况下勉强处理。不管是哪种形式,接下来我方都会处于防守的状态,蒋最引以为豪的后场进攻基本没有多少上手的机会,大部分时间都是下手球的防守和过渡,但这又正是他的短板——半决赛对着自己人可能包袱没那么大,还是有非常高质量的过渡球,但顶着决赛的压力就回复了正常,出球变化少且偏软被对方扑压和反抽得分。

这次混双决赛场面极为难看,一直是我方队员疲于奔命地防守、过渡,对方坚决进攻、抽压、扑杀,最终两局大比分落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失败了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解决比赛中暴露出来的魏雅欣后场进攻无力的弱点,才有可能突破上限,在后继的重大比赛中折桂,否则即使顶着世界第一的高帽,也会被后来者有样学样地用发后场球这一招在重要赛事斩于马下。

二 改进有何方法

上策:魏雅欣增加进攻能力

被发后场的重大赛事前有雅思在24年总决赛,后有这次世锦赛半决赛、决赛,基本上这个招数已经成为了明牌,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据说,魏的手腕是有TFCC,基本上算是运动员的不治之症,进国家队以来教练组和队友都非常明白这个弱点。发现时间如此之长还没能解决,估计就只能接受现实,无法实行这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策略。

中策:顺滑轮转或从防守做起

没有了后场一拍的威慑,要么打高远球、平高球,我方从防守做起,通过稳健的回球和大角度的拉开实现相持和转守为攻;要么接发后快速上网同时拍档后撤,直接轮转并保证第三拍网前球的高质量。

这两种方式都不容易做到,前者对两人防守能力、心态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混双这种天然攻大于守的项目中一开始就会落于下风,并且在大赛中很容易被高兴奋度的对手一波带走;轮转的难度也非常大,由于你进攻无力,对方接你回过来的球压力比较小,可以打出高质量的追身,你本身又是在移动中接球,很难保证回网前球的质量,也许通过丰富的球路和落点变化来限制一下对手,可以减少对方的回球质量,增加自己上网的成功度。

两者都是非常专业的解决思路,需要教练组针对性训练,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

下策:直接换一个有前有后的女拍档

据说, 黄雅琼在第

国家队的双打组合,必然是经过了慎重考虑也具有长时间搭配的默契,要用到换搭档这一步,必然是经历了重大挫折才会考虑。这一次的教训算不算深刻,我也不好评价,当年的雅思能组合起来,也是因为2017年苏杯决赛中,排名第一的鲁凯/黄雅琼在第五局决胜中被完全压制而脆败痛失苏杯,才有了教练组大动干戈的重组,成就了雅思这一混双的历史地位。

三 总结

问题出现了,不能当鸵鸟视之不见,不管咋样还是要向前看,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大家都有什么看法,不妨一起讨论一下。

作者: 球龄七年半

搜索